本帖最后由 徐掌柜爱生活 于 2024-11-26 16:48 编辑 1954年,赫本与费勒在瑞士琉森湖小镇Burgenstock hotel的中心教堂举行了婚礼,赫本身着白色婚纱,如天仙下凡般美丽脱俗。
一、14:00抵达童话的故乡起初知道这家酒店,是因为流量给我推送了户外温泉的视频,缓缓从温泉入口走到户外,在泡池边360度欣赏卢塞恩湖和阿尔卑斯山的风景,让我再也忘不了这家酒店的名字。后来,才得知酒店的教堂是当年赫本举行婚礼的地方,作为上个世纪上流社会的度假胜地,奥黛丽赫本和索菲亚罗兰都曾到此度假。如果童话也有故乡,清雅高贵的美人似乎就应该身处世俗之外的山川湖海中,不谙世事。
Burgenstock度假村共有三家酒店组成,分别是Burgenstock hotel,Palace hotel和Waldhotel,其中前两家酒店由内部连廊贯通,其中Burgenstock hotel客房是现代风格的,网上看到的壁炉和湖边浴缸就是这家的。而palace hotel仍保留传统老钱风格,也拥有部分全湖景房型。本次我大约提前一个月左右预定房间,发现Burgenstock hotel已经**满房,就选择了Palace hotel入住,结果体验感非常好。另一家waldhotel主打的是康养体验,这家离另两家酒店以及户外温泉需要从外部走一段路才能到达,感觉泡汤不是特别方便,入住率相比另两家略显冷清。
在做酒店攻略时,就对酒店的抵达方式印象深刻,一直担心自己找不到桃花源的入口。仍然记得自己在攻略上写的那几行字:先坐火车到卢塞恩车站,再过马路走到码头方向,坐上开往Burgenstock的船,下船后坐酒店缆车上山。仿佛海陆空联运模式,巧合地是当天缆车上一共三组家庭都是咱中国同胞,我们一起抵达了酒店。
二、16:00在户外电梯关闭前的徒步从酒店大堂到客房的路上,经过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一边是酒店沙盘模型以及卢塞恩湖的鸟瞰全景,另一边则是酒店历史名人墙。酒店走廊从空间维度和时间维度上毫不掩饰曾经的光辉显赫。我依稀可以窥见二战后欧洲上流社会的音乐舞会、泳池派对、烛光晚餐,属于那个时代的绅士淑女、顾盼生姿、笑意盈盈。
酒店工作人员一直送我到房间,为我介绍了酒店地形、餐厅以及房间设施,Palace 的房间面积不是特别大,但房间窗户阳台均保留了传统建筑材料,尤其是站在阳台上看到的湖光山色,平静又宁和的抚慰恰是最具力量的。
在房间休息片刻后,就马不停蹄徒步走到酒店颇具特色的户外电梯登顶悬崖处,该电梯是欧洲最古老海拔最高的户外电梯,由于电梯大约5点前会关闭,而从酒店徒步到电梯处大约需要40分钟左右,因此我一路上都很焦虑,害怕错过电梯的运营时间。此处我遇到了两位返回的外国友人,我不断向他们询问还有多久可以抵达电梯,一位女士只听得懂法语,但是她立刻打手机给自己会说英语的儿子解答了我的疑问。另一位男士带着儿子返回,对我鼓励说这么小的孩子都可以走到,你绝对能够抵达。让我一口气在电梯停运前走到了目的地。
真不愧是瑞士的埃菲尔铁塔,落成于1905年的电梯却能在一分钟内将你搭载到153米的悬崖之顶,让人感叹那个年代瑞士齿轮的发达与便捷。
三、18:00与落日光韵的相逢其实回想起来,并没有刻意计算日落时间,只是慢慢走到户外温泉的时候,忽而意识到:哦,恰逢一场落日啊。也是在温泉里的角度,才近距离看清了酒店的外观。酒店好像座落在玻璃基座上的摩天大楼,建筑的立面材质呈现灰褐色形态,如同从岩石中开凿出一般。
而渺小的我此刻却自大了起来,在落日映照下,我一伸手就拥有了卢塞恩湖和阿尔卑斯山。我贪婪地在温泉里走动,我不仅要留下美美的照片,我也要私心将阿尔卑斯山的轮廓一遍遍刻画。
四、20:00夜晚星光点点的晚餐度假村有9家餐厅,我选择了评价较好的亚洲餐厅spices,主打亚洲融合料理,结合了中国、印度、日本、泰国料理,当晚坐在靠窗位子,虽然时差让人有些困意,但看着窗外星星点点的灯光,吃着接近中国口味的料理,看着周围不同国家的人在此刻同一个餐厅里,西方人称作“命运”,中国人叫它“缘分”。汪曾祺说:四方时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
五、9:00日升月落后的黎明第二天早晨,走到房间的阳台上,就是一场日出,然后在晨光里去湖景早餐厅享用早餐,依然坐到了靠窗的座位。吃完早餐,又去了spa那里,这次主要体验酒店室内的桑拿和泡池,早上基本包场了这个空间,体验感不错。后面再逛了下酒店就去退房了,退房的时候还碰到了昨天徒步时候遇见的父子,问我昨天后来顺利到达了吗?我感谢了他们当时的鼓励让我没有放弃。退房之后,就要把之前抵达时候的交通工具再反过来坐一遍下山。
很少有一家酒店,能让我同时看到日出和日落,但那天的24小时里,我在温泉邂逅落日,又在第二天的一大早在房间阳台看到了日出。有时候光看照片,我会分不清日出还是日落,它们都有胭脂红的闪烁和温暖又温柔的光。
等待日出日落从前期冗长的准备工作开始,要研究前一天天空的云层,事先找好拍摄角度,提前到达场地测光,只要诚意足够,天空就一定会有回应。于是,日出和日落,如约而至。
何其有幸,我仍然保有对自然产生共情的感知力,在某个瞬间还是想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我以为日出日落会融化我内心的阴郁软弱,但其实它恰恰击退了我不自知的坚硬,让我再一次沉浸在柔软的黄金时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