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月亮先生Mr-Moon 于 2020-9-1 18:38 编辑 M+ 酒店来得太晚了。
作为世界三大Art Deco建筑聚集城市之一的上海,在很长的时间里,Art Deco的风格似乎断档了。除了在一直进行的Art Deco建筑历史之旅里去看已经一二百年的建筑之外,并没有多少的后来者值得说道。与此同时,同样为Art Deco之都的迈阿密和内皮尔,却一直源源不断地有新的建筑,在延续和更新着Art Deco的风格。
黑石M+ 最终确定Art Deco风格也是周遭各方因素烘托和推动而成。一旁就是历史悠久,保存完好并且最近经过重整有限开放的黑石公寓和克莱门公寓,虽然两栋可以竞美“上海最美公寓”的两栋建筑是典型的混合建筑风格,但Art Deco式的马赛克墙面以及在某些部分依然保存完好的装饰艺术地砖,依然占据了相当的面积和空间。设计师黄全将Art Deco反客为主,将Art Deco张扬到极致的做法,并不突兀,而且恰好补充和丰富了这个地块的样本。
回复Art Deco风格其实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建筑本身是毫不起眼的办公楼,改造的工程本来就巨大。按照Art Deco“不仅仅满足功能需要,并且要在一个整体空间当中提供的独立的细节和美”的准则之下,似乎没有什么东西是现成的。这导致酒店下了大气力,从灯具到布艺,从座椅到茶几,甚至床旗和水杯都需要特别订制,也因此,酒店和房间有极好的统御风格,并没有感官之上的跳脱与不和。
客房规整得很,即使在最大的套房也非常方正和通透,一览无余。上下尽可能都采用直线形,在切割和拼贴的花纹中实现空间中的演进和趣味。用色不走淡雅调,但无论深蓝,鎏金和墨绿,都被简单的直线勾勒得极为规矩和节制,深蓝和墨绿,都曾经是酒店考量的标志色候选,但最终,在酒店中并不多见的粉色胜出,成为卡套和雨伞的标准色。团队意在选用一个更为包容的色调,为酒店之后的迭代和丰富留下余地。 不妨留意一下酒店为客房所做的配书,这也是酒店与幸福里合作而特别选择的关于历史,设计和文化的书单。
值得多写一笔,房间的床头音响,全部配置了在欧洲交响乐粉丝中拥趸众多的Marshall。这曾经被称作最适合听交响乐和老爵士的品牌音色有独特的暖调和细致的层次感,也暗合了酒店与街对面的上海交响乐团之间密切的关系。在酒店2-4层走廊中,挂满了曾经与上交合作的各位国际大师的历史照片。前来交流的国际乐者,也大多会下榻在这里。
除了一楼已经一座难求的Vesta餐厅之外,酒店也在迅速地拓展可以为客人带来独一份的社区体验。与Tokyo Bike 合作的社区骑行正在推进。我也跟随酒店总经理进入依然不怎么对外公开的黑石公寓一探究竟。 他们甚至在一旁的Blackstone Exchange Whisky Bar合作了一款只有住店客人才可以喝到的M佳人鸡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