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司马青衫 于 2020-12-20 12:15 编辑 [htitle=一、,值机和安检]上周日从南京回深圳,选择海航的7746航班。这趟航班在几个月前还经常有宽体机执飞,11月后开始就都是738窄体机。不过现在越来越觉得2个小时以内的航班,窄体机和宽体机的体验感越来越没那么重要了。相反,像京沪深广这样万年商务舱满座的航班,再是宽体机,但卡客和两舱大佬太多,服务甚至还不如非热门航线的窄体机那么到位。尤其是海航,最近几次乘坐海航更是有这样的感受。
南京禄口机场没什么好逛的,倒是出发大厅牌楼下面的这个感应LED地板挺有意思,看到一个大人和小孩像踢足球一样,把地板上的电子砖块踢来踢去的很好玩。两舱柜台办理值机后就往安检口走去,看到有几名机场工作人员举着手机正在拍安检口上方的电子屏,一看才想起今天是12月13日,是一个对南京非常特殊的日子。
社会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代表作《乌合之众》里毫不留情地对“社会记忆”一词做了非历史性的批驳,认为其不过是个体记忆通过符号化的媒介和途径,非理性地向集体意识靠拢的无序结果。很显然,古斯塔夫抽离了历史的纽带去看待这个问题。作为一位西方学者,他不一定懂中国,不一定懂南京,不一定懂1937年12月13日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一些事。曾经阿多诺说“奥斯维辛之后,写诗都是残忍!”这句话用在南京身上也不为过,我不是南京人,我更多是从书本里知道1937年12月的事,但今天公祭日的南京禄口机场,公众的肃穆和静默让我有了更多体悟。
过了安检,候机室里正在同步转播公祭日的现场实况。当一声“下面,请让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进行默哀”传来时,伴随着一阵低咽的鸣笛,我看到候机室里几乎所有人(有个别人倒是无关痛痒坐着),包括旅客和工作人员都站起身来为死难同胞默哀。就连刚过的安检口工作人员和乘客都相互默契地停下手中的忙碌,面向屏幕的方向,静静站着。此刻的我,忍不住拍下这些画面,但反而因打扰这一刻的肃穆和庄重而心怀歉意,于是草草拍下几个照片,也赶紧收起手机,默默低头。
默哀结束后,大家又回到各自的忙碌中,似乎刚才的那一分钟不曾发生过一样。中国人真的是很内敛的民族,不像911纪念典礼上的美国人,说哭就哇一声哭出来,中国人更多把这份哀思掩在心底,如船桨划过水面留下的微末的波痕一般。
南京机场的公共候机室有很多带插座的写字台和椅子,方便商务客和需要在候机室写作业的小朋友,这点很人性,哈哈!
在候机室溜达一圈,看到西面停机坪正在施工,不知道今后这里会建什么,新的跑道?一架刚降落的海航的330正在滑行到停机位,地上有两个工作人员一前一后挥舞信号,指示客机停驻。我以前只看到过一名工作人员这样做,没有看到过两名工作人员同时完成这个动作,不知道是为什么,特别拍了几秒的视频在下方,希望茶馆里的大佬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