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关山明月 于 2022-1-31 13:39 编辑 飞行日期:2021年7月23日 飞行路线:广州白云 - 北京大兴飞行距离:1082海里飞行时间:2小时25分钟在不能出境的日子,已经快忘了A380是什么样子。 得知南航将在7月份重新在京广线上启用A380后,立即着手准备预订机票。在机型反复变动的情况下,终于锁定了回归首日23号的CZ3999。十天后,由于疫情影响,A380又从国内线上消失了,至今都没有恢复。 本次使用38000里程兑换,性价比超群,毕竟只比兑换公务舱多出8000里程。在330和787-8的头等舱拆除后,380就成为了南航唯一拥有头等舱的机型,更显弥足珍贵。 经历漫长的二号线后,抵达白云T2已到饭点,匆匆到C岛换好登机牌就直奔休息室。当天并没有体验到头等舱的专人陪同服务,也许是A380第一天回归国内线,地服还没反应过来。T2的动线设计非常合理,从值机到安检到休息室几乎是一条直线,指示清晰,步行距离很短。这样的专人服务,更多是体现头等和公务的差异化。
休息室还是一如既往拥挤,下午一点多想找个座位吃饭都难,饭后更是连张空躺椅都找不到。南航未免对主基地的高端客流太不自信了,只设置了两个面积不大的休息室,反观东航,在虹桥可是有四个自营休息室。虽然休息室的环境不甚理想,不过餐饮出品确实了得,放到国内应该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先说菜式,这间算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做到中西兼具的休息室。不仅有符合中国胃的粥粉面和炒菜,也有不少西式菜肴。当天的主食就提供了香草茄汁通心粉和培根焗土豆,主菜还有明档现煎的鸡扒和白汁焗海鲜。
再说品质,肉眼可见的真材实料,丝毫不含糊,相当适合肉食爱好者。面档旁满满一锅纯牛腩,任君自取;金汤肥牛表面铺满牛肉片,比打底的粉丝多。菜品的口味没有太多可挑剔的,可以对标外面的不错的馆子。考虑到飞机上还有一顿饭,所以没有取更多的食物拍照,避免浪费,实际上还有许多丰富的小吃和饮品。
招牌牛肉面,肉比面多。
金汤肥牛,酸辣适中。
简单吃了两口就收到了航旅纵横的登机通知,提前一个多小时就开始登机,是对这个大家伙的基本尊重。快步下楼,在B67远机位登机口坐上摆渡车,车上不少乘客都在谈论A380,不愧是话题制造者。 白云T2一共有4个可供A380停放的停机位,均位于北指廊,分别是147、149、154和155。只有这四个机位配备了三节式廊桥,可以同时对接下层的L1和L2门和上层的L1门,以应付A380的大客流,缩短登机时间。
四个机位都位于国际区,理论上搭乘国内航班的乘客都只能从国内区的远机位登机口出发,搭乘摆渡车到廊桥下登机。但154和155是国内国际混合机位,既可以对接三层的国际出发/到达,也可以对接四层的国内出发/到达。意味着搭乘国内航班的旅客可以从直接走廊桥登机,不需乘摆渡车,更加便捷。 可惜今天这架飞机前序执行的是悉尼-广州的CZ326,停147号停机位,所以下机的旅客可以走廊桥抵达航站楼,而后段广州-北京的旅客只能坐摆渡车登机。
混合机位特殊廊桥,图源:百度。
当日执飞的B-6138,于2012年2月引进,南航第三架A380-800。 它曾在2019年参与了大兴机场的首次验证试飞,今日重回大兴。 南航的A380一共有505个座位。 8个头等舱座位位于一层最前方,后面则是325个经济舱座位。所有公务舱座位都位于二层,共70个座位。在二层的公务舱后方又布置了76个经济舱座位,如果是四舱布局的A380(如全日空),这部分空间用于安放超级经济舱。
下层经济舱采用3-4-3的布局,这样的布局只对一家三口出游比较友好,其他情况下多少有些麻烦。座椅比起近年来的经济舱座椅倒是厚实一些,宽体必备的多向调节头枕也没有落下。
头巾上印着茅台的广告,国内市值最大的公司与最大的客机。
前后间距并没有因为A380的大而相应加长,还是停留在31英寸(约79cm),比A350短1英寸,坐下去之后有些拥挤。而且没有安装脚撑、充电头与USB接口,对长途飞行来说简直是致命伤。
PTV则是满满的时代痕迹了:9英寸的屏幕,迟钝模糊的电容屏,不算丰富的娱乐资源。考虑到同期的330和777-200都只配备了头顶电视,有PTV也算是高配了。
后排座椅可以看到宽大的机翼。 如果是坐经济舱,选择二层后方的座位更好。上层客舱稍窄,座椅呈2-4-2布局,更加方便。另外上层靠窗的座位还有一个侧面储物柜,足够放下一台15.6寸笔记本电脑。下机时,二层经济舱是随着公务舱一同下机的,在上座率高的时候能节约不少时间。 公务舱选装的是Zodiac Skylounge,一款非常早期的交错式公务舱座椅。有关它的资料很少,目前只了解到阿联酋航空和南航的A380使用过这款座椅。撇开样式与配色不说,1-2-1的布局,180°全平躺,放在当时确实是弄潮儿,摆到现在也是主流配置。
转悠一圈回到座位上,主任乘务长立即过来问好并送上热毛巾、饮料与坚果。饮料是南航的夏季特饮“木棉送爽” —— 苏打水配薄荷叶。坚果一如往常,只是头等舱会在迎宾阶段额外送一次,而公务舱仅在餐前送上。确认好预选餐食后,主任乘务长继续招呼其他客人,另外一位乘务员会立即接手,保证专人不间断服务。
喝完一杯饮料后驱驱暑气,开始细细打量起这个名为“铂金”的头等舱包厢。这个包厢是南航跟英国Contour公司定制的,造价高达300万人民币。Contour在十几年前也是主流的座椅厂家,后面被Zodiac收购。包厢长2.08m,拥有完整的三个舷窗,纵向长度符合头等标准,坐下去腿完全顶不到前面。
座椅为深紫色,美观程度就不评价了,反正配色一直是南航的短板。主体为布质,头枕为皮质,坐垫偏软,一*股下去还是蛮舒服的。就是这无纺布头巾,直接让座椅掉了几个档次。
放平之后就成为了一张200*83cm的大床,配着枕头和床垫,长途飞行时可以睡个美美的觉。床的高度接近50cm,和家里的床差不多,不会有睡在地板上的感觉。
躺下后可用快调按钮将座椅一键复位,相比其他座椅的三档调节,功能上有所欠缺。
右手边是几个储物柜和座椅调节面板,该有的功能都有,就是有待保养了。
左手边是书报架。
脚踏上面摆放着提前备好的床上用品,航程太短就没有麻烦乘务员铺床了。
脚踏下面是鞋盒。
23英寸的PTV,由于座椅的纵向间距长,也不显大了。
降噪耳机。 有个小细节特别好,是三大航头等舱里面独一份的。座椅地面在客舱原有地毯上另外铺了一张厚厚的毯子,踩上去十分松软,和高端酒店的走廊地毯很像。
在机头位置是看不到标志性的四个发动机的,平飞后来到机舱后部,欣赏安静而又澎湃的Rolls-Royce Trent 900发动机。它专为A380打造,每个可以提供70-81千磅的推力,比起747-8的GEnx高出10-20%,从而把这个庞然大物送上天空。
虽然推力不小,但A380确实是我坐过最安静的客机,噪音都明显比各种黑科技加持的新秀A350/B787小。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和空乘对话时,不用太大音量就能听得很清楚,客舱广播也分外清晰。一方面是因为Trent 900采用了无接缝进气道技术,另一方面也是得益于A380的硕大体型。很快乘务员就上前确认是否送餐。从右侧的扶手中抽出桌板,桌板面积高达36英寸,已经不能称之为“小桌板”了,分量极沉。
这个时段的航班提供点心餐,不过可以在app上面预选正餐餐食。
头等舱还提供酒单,精品线特供的白雪香槟,约500RMB一支,不错的酒。 当天选的是叉烧配豉油鸡,小菜仍用了点心餐里面的爽口木耳配咸鸭蛋。 爽口木耳用蒜油和香醋拌过,开胃解腻。咸鸭蛋比较普通,没有什么油,而且需要去壳。 对主菜比较期待,结果差强人意。叉烧都是精瘦肉,口感偏柴,个人还是偏好肥叉的味道。豉油鸡做的反而更到位,只是表面的姜茸稍多,掩盖了酱油的甜香。
餐后水果。
甜品,红丝绒蛋糕,咖啡奶油夹心,好吃。 全程由两位乘务员服务,后面的端着放有餐具或菜品的托盘,前面的负责摆放。餐具、小菜、主菜、甜点和水果都是分段送上,配合宽大的桌面和雪白的桌面,确实有一种在高级餐厅用餐的感觉。 餐后洗个手,洗手间比起一般飞机来说宽敞一些,内饰比较简单。
洗手台采用大量樱桃木装饰。
提供漱口水、香氛喷雾和润肤露,都是好牌子。 最后不能错过的是A380独有的空中酒吧。通往酒吧的楼梯在头等舱前部,长长的楼梯配上飘逸的灯带,加上耳畔阵阵的引擎轰鸣,置身云端的浪漫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走上楼梯,正对面的是一个酒柜,摆放的酒都在机上酒单中。台子上各类杯子对称排开,射灯打在玻璃上反射出清冷的光。
左侧吧台展示各类软饮和茶。 在二层尾部,还有一个旋转楼梯,放在当时绝对是网红打卡点,就跟现在不少酒店的网红旋梯一样。
至于头等舱的服务,我想不用再赘述了。当天负责前舱的都是检查员级别的乘务长,把南航“亲和精细”的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是目前国内线能够体验到的最高水准。 落地大兴,和出发一样,理论上也是有专人接机的,不过当天的工作人员没有出现。负责我这一侧的乘务小哥把我送到廊桥,抱歉地说还有下个航班要准备,只能送到这里了。
离开前再拍一张,大兴该洗洗玻璃幕墙了。 写在最后:失落的十年 五个月后,2021年12月26日,随着最后一架A380交付阿联酋航空,A380正式停产,成为绝唱。南航的A380,缘起于2005年。怀着开拓北京市场的愿景,配合国际出口北移的战略,南航一口气签下5架的购买框架协议,成为全球第七家用户。空客原计划在三年内完成交付,但由于一系列设计问题,南航最终在六年后的2011年才得到了第一架A380,因而完美错过了北京奥运和上海世博这两个国际客流爆发的黄金节点。对于A380这种体量的飞机,只有运营洲际航线,才能实现较好的盈利水平。可惜民航局“一线一企”的分配原则坚如磐石,加上国航对北京市场的强力控制,南航的A380一直未能染指北京始发的优质国际航线。北京之路,终究还是走得太难。2011-2014年间,南航的A380爆亏近十亿,成为企业的一个巨大包袱。败走京城后,南航只能把A380放在广州出发的远程航线上,以此配合“广州之路”战略。即借助密集的国内网络把旅客送到广州,再转乘广州始发的国际航班。相比京沪,广州本场的高端商务客流较少,两舱旅客贡献的收益不足;南面的香港机场又有大量价廉质优的国际航线,过高的经济舱票价也完全没有竞争力。腹背受敌之下,南航的A380机队在随后的几年内仅能够维持盈亏平衡,远未达到引进时的盈利预期。时间一下子来到了2019年,随着大兴机场的投运,北京进入两场运营时代,“一线一企”的规定终于被打破,南航的A380终于可以在北京一显身手。可是突如其来的疫情,又打乱了这个计划。疫情的结束似乎遥遥无期,国际旅行的复苏也充满了不确定性,A380是否能够坚持到那一天,是个未知数。而这十年间,变化更多的,是国际航空市场的客运模式。空客上马A380项目,押注的是“枢纽-枢纽”模式,寄望于更多超级都市的诞生,让A380载着大量旅客在枢纽机场间穿梭,再由窄体客机分流到二三线城市。实际情况是市场的增量来自于非枢纽机场之间的直飞航线,即“点-点”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航空公司需要的是柔性更佳的客机。近几年诞生的A350和B787,载客量灵活,经济效益好,完美适配了这样的需求。从商业角度说,A380是个失败的项目,但它绝对不是一款失败的客机。它精巧而又宽敞,安静而又充满力量。它满足了人们对于奢华飞行的一切幻想:酒吧、免税店、淋浴间与双人睡床。这些在云端难以想象的元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最后,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十年前的初秋,回味一下CZ3000航班上的客舱广播,以此给这篇文章画上句号吧。“今天是2011年10月17日,我们非常荣幸与您共同见证中国首架A380首航飞行成功。A380的加入,将大大助推南航的国际化进程,将在建设民航强国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将对中国乃至世界民航史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感谢您的热情关注和紧密支持,南方航空为您而更加精彩。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愿A380承载着祝福之花,在您的心中永远绽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