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AAllen 于 2023-7-3 21:12 编辑 前段时间的上海室内设计展会上,盘坐酒店设计界王座的季裕棠低调出现,他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心德。一家酒店的设计要花7-8年,落地开业要筹备5-10年,经过岁月沉淀再展现出最美的色彩要经过更久….这不禁让我觉得叱咤风云的那些季氏酒店也许已成绝品。
“我的设计已经完成了,但这个酒店可能才刚开始?我们无法同频,这种感受,你能明白吗……”
“我已经是70多岁的人,我还能有多少时间来等一间酒店?“
“这些可能都是我最后的酒店作品了,我不会再做任何酒店了。”
看到这些我真的有点莫名的小心酸,老季是业内公认的大佬也是他操刀的那些酒店也是教科书级别的存在。“一城一店”的潇洒态度,对中式和西式风格的完美解读,对传统园林的独特转译还有在各个平台论坛毫无保留的分享自己的设计理念,这让我觉得他和他的空间都非常可爱。但是让我最喜欢他的原因便是他说的“一个空间的内在美一定随着时间慢慢的老化而形成”。
一个设计师有这种洞见简直就是在为大家营造跟自己对话的空间,真的很难得。在设计与金融如此捆绑的今天真的很难得,人们都想着拍照打卡然后转身离开,谁会在意几年后一个“空间”的成长,反正之后会有新的酒店供君拍照打卡。上海柏悦独占环球金融中心的79-93层,如同一个历经沧桑的老人,脱去厚重的外衣,抖落身上的繁华,素颜面对着窗外的一片锦绣华丽,诠释着自己独特的美丽。
柏悦的定位一直都是城中的隐居,大隐隐于市,在一座城市最核心的位置但是却低调地安于一隅,过滤喧嚣,静观风云沉浮。所以柏悦的客人也一定都是品味独到,看惯了繁华的,所以这般化繁为简的理念才能如此吸引他们,当然化繁为简不是简单的家徒四壁,独具匠心的设计和精巧的构思才是让客人心动的关键。Less is more真的是被过度消费的概念,把握不好真的会让人非常失望。
用老季自己的话来说,上海柏悦的核心就是一个“静”字。这个定位我个人就非常喜欢,因为当时柏悦横空出世的时候就是上海乃至中国最高的酒店,注定是非常高调和抢眼的,所以在设计上用中式的内敛和斯文中和一下,会显得很从容不迫,低调松弛却不是奢华。这是中式美学里骨子里的独特魅力,真的比富丽堂皇的堆砌要有内涵太多。所以这里的“静”,不是简单的没有声音,而是把人的五感放松。
而反观隔壁上海中心的J酒店,还是完完全全的堆砌,也不知道在这十几二十年里,人们的审美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别杠,审美本来就是个人的东西,每一种风格都有自己的受众。
Tony说这是他所设计的所有酒店里最中式的一家。入口处让人走一次便无法忘记的连廊,淡雅的用色,考究的设计,用现代语言完美诠释了中式园林的曲径通幽,这般看似简单的几到曲折其实借用了苏州留园入口处的设计,季裕堂力求将这室内的空间打造出一番中式庭院的感受,让人全然忘记自己在一个如此繁华的高楼里。高空的空中大堂延续了东京柏悦的风格,通透静谧,沁人心脾。窗外正对金茂大厦的落地窗其实多数时候都是雾气弥漫的,这种半明半昧的氛围搭配大堂吧的几处绿植,俨然一幅中式水墨画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