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这家老酒店即将摘牌,于是把年末最后一张套房券用在这儿。抛开摘牌不谈,住下来感觉尚可,但似乎也没到值得再来的程度,平平而过吧。
因为估计年底会人多,所以也没早到,五点多收到系统提示说房间已好,就赶过去直奔酒廊,还好顾客虽然不少,还是有空位,不用在外排队等。环视一下餐食区域,地方不大品种还不少,热食、冷拼、水果、点心、汤、主食一应俱全,酒水也比较丰富,随意各取了一点品尝,味道还不错,印象深刻的有一般hh里比较少见的麻辣蛤蜊和红烧蟹脚,牛腩也是切得个头巨大挺豪气。不过一幕场景有些奇怪:酒廊的小姐姐们似乎不太忙,时常在远处巡视,日常端盘递碗忙碌不停的反而是小厨房里的厨师们。顺便看了看冷柜里的四种果汁应该是橙宝的浓缩汁:苹果、橙、芒果和西柚,无功无过。
吃饱喝足回房间,有点小惊喜:原本上券最高只能选城景行政套,而且一直到入住前也是如此显示,结果拉开窗帘,无论是客厅还是客卫,都能隐约看见三件套,查了一下这应该就是比较好的外滩景观套了,还是要感谢排房部门在年末紧张的房态下,尽可能地满足了我看三件套的愿望。可惜天公不作美,从昨夜到今日,浓重的雾气非常影响远眺的视野,也算是留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遗憾。
白天去附近的1933老场坊(原工部局宰牲场)逛了一圈,途经小朋友们喜欢的星梦剧院,虽然是白天没表演,看似中学生年纪的孩子们还是三三两两地在剧院门口大声嬉笑逗闹着,让人感慨青春的喧哗与骚动。走到老场坊,发现隔壁原先的九龙宾馆楼顶已经挂出了金辉索菲特的招牌,而众多建筑工人也在忙忙碌碌地赶工,可能是想尽快地完成外立面的装饰吧。步入老场坊,忆起多年前首次光临也是这般阴冷,漫步在当年那些牛羊拾阶而下的坡道上,用一张张照片记录着欣赏着这座精巧迷宫里的“无梁楼盖”、“伞形柱”、“廊桥”、“旋梯”“牛道”等众多特色,感慨当年设计师与建造师的精巧构思和精湛工艺,让这座宏大雄浑的建筑在近百年后依然绽放着熠熠光彩,毕竟当年同等规模的宰牲场世界上只有三座,而它是完好保存至今的唯一一座。
逛完回酒店,到了下午茶时段,发现茶点是三种小饼干和瓜籽仁、饮料有四种浓缩果汁和百事可乐、怡泉苏打水/干姜水以及咖啡,在同级里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
得到酒店员工确认,脱离万豪体系之后,目前新业主要求酒店作为单体继续营运。有意思的是,在四平路海伦路口,硕大的三至喜来登岩石铭牌还在,但酒店门口的铭牌似乎文字上已经完成去喜来登化,标志性的月桂花环也不见了,成了虹口三至。
絮絮叨叨写了这一天的流水账,也算是年末的一份生活记录,日后回忆起来也自有平淡的真实。在没有凤凰花只有浓重大雾的年末上海,和三至喜来登道一声珍重,从此分头而行。对匆匆过客而言,欢喜还是憎恶都不重要,因为终究没有哪一个港口,会是永远的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