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了飞客网「旅行不能停」征文活动,只需要在标题上加上#旅行不能停#标签即可参加。
想了解如何参与本次征文,与其他飞客一起分享旅途中的美好,你可以点此了解活动规则和奖励设置。
不仅仅是酒店与旅行——松赞酒店体验
很久以前有一部英国电影,叫《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我觉得用作今天对松赞酒店的评语非常合适,松赞创始人白玛多吉先生也有这样的理念,如果您在松赞酒店不知道该如何拍照,或者您并不精通摄影,那么将镜头对准客房的窗外,便能收获很好的照片。
这次在香格里拉松赞林卡和松赞梅里山居皆是如此。在香格里拉,推开早上七点半的窗户就能看见松赞林寺的晨雾;在梅里,拉开早上八点半的窗帘就能收获卡瓦格博的峰日照金山。透过雪松木的窗棂,是冬季水汽蒸腾而上的辐射雾金丝袈裟似披于松赞林寺之上,目光近处是附近牧场的风吹草低见牛羊,抬眼远眺又是洁白哈达般铺陈的石卡雪山。不惜成本的将所有房间全部朝向松赞林寺,打造出一个全景观房的藏式奢华度假区。而在梅里山居,虽然区分了山谷景观房和雪山景观房,但二者的窗景并不能仅以价格体现其优劣。山谷景观房虽不能直面卡瓦格博的雄伟,却以仅不到百米的距离仰望后山的两座海拔超过四千米的雄伟雪山,临谷望峰,反而更觉自身之渺小,自然之壮丽,正应了那句初中课文“鸢飞唳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事物者,窥谷忘返”。待到月生峰上,星出谷里,方知识得乾坤大是高峰深壑的鬼斧神工,犹怜草木青是山中五户藏民小屋的一缕炊烟。餐厅正对卡瓦格博,观景台就在餐厅的室外,每一个有日照金山的清晨,管家都会电话通知入住的旅客同赏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共享这一份好运。
而松赞集团本身也是一扇窗,由村庄通过文旅产品开向滇藏文化的窗。如果在高原遇到身体不适无法剧烈运动四处游玩,在松赞酒店内部仍能度过充实的数日。卖客房并不是松赞酒店存在的意义,独特的在地体验才是其真正的精髓。如果说骑马体验并不是松赞的专利,那完整的唐卡绘画体验、经幡印刷体验、晨间冥想在他处便很难体验到,而当地管家带领的骑行和徒步活动,则更是独一无二。在香格里拉林卡,松赞博物馆、藏式地毯店、佛像店也能够让每一位客人大饱眼福,获得别处无有的酒店体验。考究的藏式民居装修布置、工作人员的传统藏袍、餐厅提供的糌粑、酥油茶等藏餐,尤其是办理入住时作为欢迎点心的青稞曲奇,是每一位入住过松赞的旅客的最爱之一——这些都时刻通过客人的感官提醒着“欢迎回到您的藏式家园”、传播着藏地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国际联号酒店让你进了房间后便不知身处究竟是纽约巴黎还是香格里拉。
虽然风景已成一绝,但这远远不能代表松赞的全部。如果丽思和瑞吉的服务被称为优秀,那么松赞配得上无可挑剔四个字。极高的工客比例,让客人的每一个需求都在第一时间得到满足,等待一词在这里仿佛永不存在。在游玩过松赞林寺之后,由于高反身体不适,笔者在回到房间后便致电前台寻求帮助。从打电话到制氧机把氧气送到肺腔仅仅用时不超过3分钟,对于如此体量的建筑群,服务中心到客房,而三分钟的时间放诸其他酒店或许客房服务员尚未通知到个人。如果你是细节控,那么松赞也绝不会让你感到一丝一毫的失望。如果一言以概之,那么“想你所想,无微不至”应该是贴切的。这里我想必须提到一位松赞人——由于舟车劳顿,在抵达梅里山居后笔者一家的高反症状继续加重,管家品初在得知之后主动将我们的房间调整为了有弥散式供氧设备的房间以帮助我们缓解不适。在夜里笔者仍因缺氧而感到头痛欲裂去公区使用制氧机后,管家品初也非常贴心的提出将制氧机送至房间。在第二天一早,主动问候症状是否得到缓解,此所谓难能而可贵者也。最令人感动的一点发生在我们离开梅里山居的一刻——在将笔者一家送上返程大巴后,管家品初将梅里山居山下路口的垃圾悉数捡走带回山居处理。雇佣外来员工固然能够吸引更多的贤才,但松赞集团占相当比例的当地员工才更能用心用情,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乡土荣誉感使得每一位松赞人都把酒店当作家乡发展的事业而非仅仅为了糊口的工作对待。
网上有这样的评价“如果不是松赞,我不会去香格里拉”,更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像管家品初这样的每一位松赞人,我不会去松赞。自构的服务体系,自持车队与餐饮,构成了松赞完美的在地化旅行体系,其核心不是风景,不是餐饮,更不是客房,而是人——每一个一线员工的倾情付出,基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和生产方式,背靠村庄面向风景,原住民与松赞企业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此行之后,对松赞的印象已经不再仅仅是一家酒店或一个旅行产品,而是代表着人与土地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