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aND- 于 2024-2-23 15:14 编辑 经过了一些“高山低谷”之后,港航也算是跌跌撞撞走到了现在,开启了缓慢的复苏之路:大本营的休息室终于开了,航线网络也在慢慢恢复,但是娱乐系统和新飞机,依然是不见踪迹。
其实港航在我心目中一直是一个有着尴尬的存在:本地经济出行的消费者,更加偏向选择快运,中高端市场,自然被国泰牢牢占据,港航虽然挂着一个看上去像代表了本地航空业的title(好似华航/厦航),但是现状却是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夹在中间,完全没有了当年想冲击国泰的意气风发。
这次出行完全是因为港航的价格过于有竞争力,特定日期的biz只比国泰/长荣这两家航线上的标杆航司的eco贵几百hkd。况且航程也就一个小时出头,心里想着再差的宽体机公务舱也不会比的老年窄体体验差了。
港航在香港/桃园机场都有自己的办票柜台,都有公务舱/金银卡的柜台,基本上不会排太久。有意思的是桃园机场的柜台应该是借用长荣的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比大本营香港还如沐春风。
登机牌都是港航自己的,但是没有公务舱专用,只会在下方的公务/经济的标识上做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