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号:CA4559
航司会籍:国航V
舱位:R
购票方式:现金
机型:B737-800
编号:B1956
机龄:11年
舱位布局:12C/147Y
飞行距离:1305km
实际用时:1h41min
推荐指数:4.5⭐
重庆的3月末是个宜人的时节,没有西南冬天特有的湿冷,也没有夏天火炉一样的炙热,就连4、5月绵长的雨季都还不曾惊扰。这次在重庆只是短暂停留不超24小时:看看母校,拜访故友,再从重庆转机直飞南京——每年都会和好友相约在清明前后尽量抽时间去南京一趟祭拜一位故人。斯人已逝,化作秦淮河畔的水墨云烟。生者带着共同的记忆,活着向前。
前一天晚上接近12点到的重庆,在机场旁边的酒店睡个囫囵觉。第二天一早在楼下的小巷里吃了一碗重庆的豌杂小面。在重庆吃小面真的无脑乱入,基本不踩雷,路边随便一家味道都是吊打外地。一碗豌杂小面汇聚了重庆市井巷里的烟火气。老板娘端上面的时候,不忘说句:“多huo(重庆方言里的拌)一下才好吃!”,紧接着又支使自家老公赶紧把桌椅摆到店门口空地。
吃完早餐打车从江北坐到母校门口,发现现在大门不能像以前一样随意进出。正踌躇彷徨之时,一位正要出来的大叔似乎看出我的心事,在闸机处刷开门让我先进,我连声道谢,终于可以“非法”进入母校。承载四年记忆的母校一切如故又非昨,和在学校里教书的同学一起重游母校后又去附近的磁器口坐着喝了一下午的茶。茶馆里停电,午后的阳光从窗外透进来,把玻璃杯里的水气照得明灿灿的。同学望着窗外的云,说“明天山城可能要下雨”。


以前穿过学校的铁轨,现在改造成网红小景点

告别同学后,离晚上7点的飞机还有3个半小时,本想打车直奔机场,但想到山城老司机彪悍的驾驶风格还是作罢,地铁慢悠悠晃到重庆江北机场T3。当天国航值机区贵宾柜台只开了一个,办理值机的小妹自带一口重庆风味的普通话,亲和又礼貌。请她看看今天航班商务舱有没有满座,本想如果没满的话再请求她能否旁边座位锁座,在没人要求坐旁边的情况下。结果话还没说出口,小妹爽快地说“还有一个座没售出去,如果直到值机结束,我就尽量旁边不给你放人。”给这位山城小妹点一个比乐山大佛还大的赞!
两舱安检在最边上,不是太明显,看起来更像是员工通道。去的时候无人排队,四个安检员看到有人过来赶紧招呼“这边、这边”。安检效率比隔壁T2要快,以前有几次从T2飞,那边的安检速度叫一个慢!






离开安检下电梯拐弯,后面就是国航和机场自营的两个休息室。国航重庆T3休息室还是比较熟悉,也有些年头了,是国航少数几个休息室里区分两舱和贵宾两个区域的休息室,但估计只是原则上区分,实际不做严格限制。因为前台接过登机牌后只是说了“里面请”,而没告知到底是往哪边。
还是习惯去右边人少的区域入座,乘客不多,寥寥数人。里面的布局还是万年不变,但墙上挂的那些画好像一年一换,这次主打“宗教人文”风。吧台放着简单的几种酒,但基本就没看到吧台有工作人员侍酒过。晚餐供应四个热菜:水煮肉片(国航重庆T3的两大“招牌菜”之一,另一个是回锅肉)、板栗鸡、炒苦瓜、番茄炒蛋。主食有三:米饭、炒饭、炒面。面档夹在休息室两个区域的中间,各有一个端口开放,除了有小面、牛肉面、豌杂几种重庆特色面外,也有酸辣粉和抄手供应。
要了一碗小面,服务员递过餐牌说等几分钟。取面时,感觉这碗小面更像是牛肉面,味道非常普通,汤汁不入味。旁边加醋加辣椒时,还发现这次有豆花供应,还可以自制蘸水。打了一小碗试吃后,觉得蘸水偏咸,辣而不香,遂打消了以后在T3免费吃豆花饭的念头......













休息室厕所是三个小间,可以反锁,每个小间都有马桶、便池、盥洗台
步行到G21登机口,一路沿着窗边走,还可以拍拍飞机。
落座1A,当天的乘务组隶属国航西南分公司,也是国航几个分公司里服务质量上得了台面的。乘务长和前舱cc第一时间来问候和告知飞行时间,cc忙完一圈看我前面口袋里的拖鞋没动又过来帮忙拆开。
欢迎饮料还是国航三件套:温水、橙汁、红灯笼,没有特别想喝的。热毛巾这次居然有个小碟装着,而不是以往直接夹子递手或裸放桌板。
这架738的商务舱终于是国航窄体机正常的间距,不如深航宽敞,但也不过于狭窄。上一趟银川飞重庆的国航737前舱座椅空间短得如坐针毡,详情可见:
国航银川——重庆 | 经济舱式的商务舱因为是十几年的飞机,机内设施比较陈旧,座椅调节还是比较麻烦的那款座椅。


当日座驾738与远处准备滑行的西部320



当天前舱上座率11/12,再次感谢那位值机小妹


老式的娱乐按钮


小桌板有点脏


排在菜航后面等待起飞
重庆分公司除了服务不错外,重庆出港的航班餐食应该也算国航里的一枝独秀。这次也没有让人失望:当天晚餐是香菇鸡肉和番茄酥肉二选一,我选了后者。味道确实不错,酥肉嫩滑,番茄清甜,酱汁包裹入味,配着米饭很快吃完。
平飞后的客舱服务也不敷衍,cc们来回巡舱,密切关注乘客的需要。饮料要了无糖可乐加冰,乘务员多次过来添加。



下高时有几分钟轻微颠簸,准点到达南京禄口机场T1。廊桥出来后,又遇晚间到达高峰,一路走了挺久才到出口,再坐地铁到夫子庙站下车,入住附近秦淮河步行街的亚朵。


第二天和朋友碰面前,先在附近一家老字号来了一碗大肉面。苏式红汤面,虽不像重庆小面那般热辣浓烈,但滋味也是细腻绵延,令人回味。
见到朋友,一起沿着秦淮河边走。即便是旅游淡季,秦淮河边商区依然游人如织,仿佛回到古代的高车驷马。我们尽量避开人潮,只往游人不知的小巷里钻。走累了就在河边一家清静茶铺坐下,微风带来一阵凉意,茶杯里的茶却烫得冒泡。念往昔,思故友,两人静坐不语。
许久,朋友开玩笑说:“古人有尚薄葬,我们这也算薄祭吧?” 我说:“念兹在兹,心诚即可,他(逝去故友)肯定晓得我们来看他了。”
或许,就像哈代在《苔丝》中所写:
呼唤者与被呼唤者,不总是相互回应,他们更多只是沉默着彼此记录……
全文完



苏式红汤大肉面

修于明代的南京中华门,曾与故友在里嬉戏打闹